数学教研室与物理教研室联合开展“交通特色+课程思政”教学研讨活动

作者:胡小璠 杨晓玲   审核人:江娜   发布日期:2025-04-03

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,探索交通特色与公共课程的深度融合,强化课程思政育人成效,4月2日下午,数学教研室与物理教研室联合举办了“交通特色+公共课程”教学案例及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研讨活动。

活动中,数学教研室胡小璠率先进行《全概率公式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,以自身一段“差一点”的交通事故经历为切入点,讲述当时因未充分预判路况概率风险,险些酿成危险。结合这一经历,引入全概率公式,引导学生计算不同驾驶行为下的事故发生概率,深刻体会“道路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”的警示。

随后各课程教师围绕“交通特色融入策略”“课程思政实施难点”展开热烈讨论。物理课程组提出热力学部分讲授热机效率时融入“内燃机与新能源汽车效率”案例;波动中融入“多普勒效应与交通测速”案例、“激光测速在智能交通系统(ITS)中的应用”案例;动力学部分结合汽车加速与刹车距离分析,拓展“自动驾驶汽车如何通过传感器实时调整刹车策略”案例等。数学课程组提出曲率在道路设计中的核心作用,通过合理设计曲线半径和角度确保行车安全,如高速公路弯道曲率影响车辆转弯半径和速度通过计算水压力,设计合理的船体结构,确保船体在航行过程中能够承受住水中的压力,同时可以及时发现船体结构中的薄弱环节,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加固,确保航行安全等案例会议还探讨了课程教学中数学、物理、计算机的相互结合,采用活页教材,加强课堂教学改革。

此次活动的开展,旨在打破学科壁垒,推动数学物理计算机教学的深度融合,探索公共课程与交通特色的创新结合,为课程思政建设注入新动能。


关闭